未来人类会选择在身上多加器官吗?
会。这用不着未来,二十世纪的器官移植就已经有在保留患者原本心脏或其一部分的同时植入新心脏[1]、在保留患者原本肾脏的同时植入新肾脏[2]的做法,变性手术亦有移植器官的情况——而且,你大可将共生微生物、疫苗诱导的免疫细胞[3]视为基于生物技术的额外器官,将拐杖、衣服、鞋帽、手套、袜子、眼镜、智能手机之类视为松散地连接在人身上的人造额外器官。
题目里陡然冒出一句“这样算不算人”,大概是在网络上看了太多“开除人籍”的模因。历史上大量先天畸形、连体或后天残缺的人的经验证明,在社会相对稳定时,器官的增减、外形的改变、基因序列的大幅变异不影响道德成员资格的判定——重要的不是形态而是参与社会的能力。
看起来,在器官来源合法、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人有权在自己身上多加器官。不过,神经接口假肢的实验显示,“四只手臂”之类需要挪用现有神经去操控的扩展结构会影响正常人操控原有的肢体——大概需要顺便扩大神经系统的规模。
题目提到的对下一代“改造大脑更聪明”通常是基于基因编辑,而不是脑手术。近年来,比历史上更多的伦理学家支持“如果能预防或减轻人类的痛苦,那么对人类种系进行基因编辑是可以接受的”。
2018 年 7 月,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委员会的报告[4]建议,旨在确保安全并与人们将来的福利保持一致(不增加社会劣势、歧视、分裂)的可遗传的人类基因组编辑是伦理上可以接受的。
报告进一步建议,只在以下情况允许进行可遗传的基因组编辑干预:
- 已经有足够的机会就其使用和可能的影响进行广泛的、包容性的公开辩论;
- 已开展进一步研究以建立临床安全标准;
- 对个人、群体、整个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已经得到适当评估,已采取措施监测和审查这些风险。
报告补充说,“如果可能的话”,可遗传的基因组编辑需要严格监管(在英国受 HFEA 监管),仅在临床研究背景下引入,监测对个人和群体的长期影响,针对每个案例单独许可。
那之后,德国、法国、美国的类似机构也给出这类表态。他们普遍认为当前技术还不足以安全地用于人:不能确保“可靠地进行精确的基因组变化”且“不会引入不需要的变化”。
注意这类组织并不能真正阻止某人进行自我实验、对自己的生殖系细胞应用基因编辑套件。自我实验在大部分国家并不违法,在自残违法的国家也经常难以判定。“在针对遗传病进行基因治疗时改了患者的生殖系细胞”受到的反对也普遍较小。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考虑这种技术的军事用途。2023 年 5 月,组织第三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的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荣誉教授 Robin Lovell-Badge 告诉《卫报》,可以考虑“修改肝酶来让人更好地清除吸入的化学毒素,(进行其他修改来让人)对生物武器更具抵抗力、看到红外线或紫外线”。“伦理道德问题”在战争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自己崩溃。
Paola Cavalieri 认为,当前的人文主义范式是“只有人类才是道德共同体的成员,所有人都值得平等保护”,“人类物种的成员资格”事实上是道德成员资格。
看起来,这意味着“如果非人类有能力融入人类社会,就可以被视为人并受到保护”。
但是,对比宠物、重症精神病患者、杀人犯、各种集中营的囚徒、非洲饿死的人、重症新冠死者等在人类社会中的待遇,读者可能会对此产生疑问。
- 满嘴仁义道德的人们,实际上经常对任意距离内任意规模的人群的痛苦视而不见。
你可以想到道德的情感驱动理论:
- 人只在对某物感到喜爱时和某物谈道德。
- 这不限于非人动物,人对他人、动物以外的生物和非生命其实也如此。
- 当然,喜欢不等于安全,看看人对金鱼做了什么好事吧。
参考
- ^1970 到 1990 年代的异位心脏移植手术。近年来主要使用原位移植 Godfrey EL, Kueht ML, Rana A, Frazier OH. The Man with 2 Hearts: 25 Years from Heterotopic to Orth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 Tex Heart Inst J. 2019 Jun 1;46(3):199-202. doi: 10.14503/THIJ-17-6544. PMID: 31708703; PMCID: PMC6827470.
- ^只要患者自身的肾脏不导致并发症,就没必要将其移除
- ^尤其是通过 mRNA 疫苗和 DNA 疫苗产生的抗原及其诱导的免疫细胞
- ^https://www.nuffieldbioethics.org/publications/genome-editing-and-human-reproduction
有个3岁失明的盲人运动员Michael May,46岁成功复明。然而:
- 他无法将双眼的两幅画面组合到一起,没有立体视觉也无法判断距离;
- 他无法调节瞳孔对焦,因为他甚至无法分辨物体清晰还是模糊;
- 他无法仅凭视觉判断一个人是谁,他甚至不一定能分辨出自己看到的东西是人;
- ……
他这样描述复明后第一眼看到的画面:
光很亮,抽象的线条充斥在眼前的空间里,只有一个个物体的轮廓,却没有任何形状上的区别……
半年后:
- 他眼中妻子和母亲的脸仍然是一团混乱的线条;
- 他过马路、滑雪和吃饭时需要闭上眼睛以免受到视觉的干扰发生意外。
七年后:
- 他可以通过视觉反馈和常识的联系进行简单识别,但他看到的仍然是线条而非物体;
- 他依然无法自如使用双眼以至于许多时候闭上眼睛更安全。
身体器官并不是想加就能加的,装了硬件还要有一个合适的驱动才能正常使用。同时装这个驱动有年龄要求[1],过了年限花多久都补救不了。
盲人复明只是取回已有的器官,Michael甚至3岁以前还能看见,不是完全没有相关驱动,手术多年后依然无法运用自如。给人装全新的器官,弄不好就会变成像胸部那样除了增加体重和当装饰以外啥也干不了的赘肉。
由于追加器官只能从娃娃抓起,而娃娃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器官,只能是根据监护人的喜好强加上去。于是,中国退回到儒家时代,西方退回文艺复兴之前,《来自新世界》中小孩要到17岁才有人权、在此之前只是物品的制度成为现实。
届时,养小孩就像组装积木一样,器官搭配得好监护人喜欢就让他活到成年成为人类;器官搭配的不好监护人不满意那就拆掉重来。许多人无法接受万一自己运气不好拼出废品要花17年重来,试错的时间成本过于高昂,索性一次生100个,各自采取不同的组装方案,等快成年的时候选个最好的留下,其他销毁。
至于改造人算不算人类,我不知道。我只知道100个改造人里至少有一个比不改造更符合监护人期望的概率接近100%,所以不改造的人类一定不算是人。
参考
- ^人脑处理视觉信息相关的神经元会在6岁以前发育成熟